全国统一服务热线:4000 517 217

谨慎!你吃的油条可能铝超标了

导读

1514346327958396.jpg


近日,“上海网红店油条铝超标9倍,麦当劳油条被检出塑化剂”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。虽然国家早已出台“禁铝令”,但油条里“铝含量超标”的老问题依然时而发生。


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《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》显示,我国近1/3居民铝摄入量超过安全值,而在以面食为主的北方,超过60%的人铝摄入量超标。调查显示,作为主食原料的面粉是铝超标贡献率最大的食物,例如馒头、油条和面条等都是铝超标贡献非常高的食品,因此,以面制品为主食的北方,遭受“铝害”最为严峻。 


铝是人体非必需微量元素,世界卫生组织对铝规定的每周耐受摄入量为2 mg/kg,即一个60 kg的成年人允许每周摄入量为120 mg。我国《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-2011》中规定,铝的残留量要小于等于100 mg/kg。

 

微信图片_20171227120240.jpg


过量摄入会对健康造成很大影响,早在多年以前,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认识到,长时间过量摄入,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。在医学界,铝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的、蓄积性的神经毒素,一旦被人食用后进入体内,基本无法排出,其毒副作用主要体现在金属元素铝对大脑及神经细胞的损害,虽然不会危及生命,但有可能导致脑萎缩、痴呆等症状的出现,特别是对发育期的少年儿童的智力有可能造成影响,因此,铝被称作“智力杀手”。


正是由于食品中存在明显的“铝风险”,从2014年7月1日起,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对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做出调整,这被外界称为“禁铝令”。馒头、发糕等面制品(油炸面制品、挂浆用的面糊、裹粉、煎炸粉除外)不得添加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(也就是俗称的“明矾”),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食品添加剂。


消费者需要认识并重视到长期食用铝残留超标食品的危害,并帮助消费者掌握区分含铝食品的知识。比如说,用老面或者其他安全方法发的包子会白中微黄,并且面皮都有些塌着,但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的包子则卖相好,又白又蓬松。


油条除了铝超标,还有什么问题?

 

油条检出塑化剂

世界卫生组织对塑化剂DEHP规定的每日耐受摄入量为每公斤0.025毫克。专家也同时指出,大量摄入塑化剂可能干扰内分泌,影响生殖和发育。 


塑化剂禁止用于食品,也不可用于脂肪性食品以及婴幼儿食品的包装材料。而根据中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,由于对食品中塑化剂含量暂无正式限量值,由国家卫计委出台了临时限量值,为1.5 mg/kg。 


此外,日常生活中人们比较容易忽略高油量食品或食用油的正确储存方式。经过科研部门的观察和测试,用塑料桶质容器盛放食用油,时间长了,会使食用油产生一股刺鼻的蜡味。这是由于食用油长期和聚乙烯塑料接触,聚乙烯塑料中所含的低分子物质就会被浸溶出来,这种低分子物质虽然无毒,但有一股熏人的蜡味,因而给食用油带来了一种很不好的味道,影响到食用油的质量,用这种油做的饭菜自然也就不好吃了。因此,这种塑料桶也不宜长期盛放豆油、花生油等食用油。 

  

工业盐油条

2017年2月,山东省济南市发现早餐店老板为节省成本,用工业盐代替食用盐。工业盐主要用于制碱、锅炉软水、染料、肥皂及洗衣粉、饲料加工等领域,食品中是严禁添加的。 


工业盐内含有亚硝酸盐等成分,人使用后会发生慢性中毒。一般而言,人只要摄入0.2 g到0.5 g亚硝酸盐,就会引起中毒;摄入3 g亚硝酸盐,就可致人死亡。 


同时,工业盐不含碘,人体缺碘,轻者会出现10%至20%的智力损失,重则引起孩子瘦小或痴呆。



关于油条的食品安全消费提醒



油条以小麦粉和水为主要原料,以膨松剂为主要辅料,经面团调制、醒发、成型、油炸而成,外皮酥脆且内里松软多孔,色泽金黄、咸香适口,是我国传统的早餐食品和大众化小吃,但食用也有讲究。

 

一、食用油条要适量

 

  油条属于脂肪含量相对较高的油炸食品。相关科研文献报道,市售油条的含油率在10%37%不等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中推荐我国成年居民每日摄入油脂的量为2530g克,一根市售普通油条的重量约为85克左右,粗略估算,食用一根油条约摄入931克的油脂。建议消费者对油条的食用要适量,保持膳食平衡。

 

二、“非矾”油条更健康

 

  膨松剂在油条加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决定着油条的质构和品质的好坏。传统的油条加工通常会使用明矾,导致铝的残留。科研结果表明,长期食用铝含量过高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。世界卫生组织在2010年的一项健康指导中指出,铝的最高摄入量为每人每周每千克体重不超过2毫克,这相当于160千克重的成年人每周摄入的铝如果不超过120毫克,就不会导致铝的蓄积并引起健康损害。2014年,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国家标准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(GB 2760-2014),对油条中含铝膨松剂的使用做出明确规定,铝的最高限量为100毫克/千克(干样品以Al计)。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,无矾膨松剂、无铝复合膨松剂和发酵型无铝复合膨松剂等新型添加剂取代了明矾,广泛应用到油条的加工过程中,不仅避免了铝对人体的潜在危害,还能优化油条的质量和食用品质。因此,日常消费中建议选择使用“无矾”、“无铝”膨松剂的油条。

 

三、煎炸时间不宜过长

 

  在高温油炸时,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的食物可能生成具有神经毒性作用物质——丙烯酰胺。油炸时温度的升高、时间的延长均可增加丙烯酰胺的含量。因此,在日常加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油温不可过高,油炸时间不应太长,待油条金黄色时即可出锅,避免颜色过深或焦糊现象。